(中短篇原创征文)我的太奶奶
读者文摘
我记忆中最久远的家族成员就是我的太奶奶。她太普通了,对于这个宇宙来说,她普通得和一只蚊子没什么差别。如果不是我今天为了写这篇小文来纪念她一下,相信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提到她,甚至想到她了。 她活了九十多岁,是在我6,7岁的时候去世的。我至今还记得她在世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:老阎王啊,咋不把我叫去。 太奶奶这一生生了多少个孩子,我从来没弄清楚过,只知道她有三个儿子。我的爷爷是老大,我管她的另外两个儿子分别叫二爷和老爷。据说我太爷六十多岁去世后,我太奶就一直同我的老爷一家人共同生活。直到有一次,我二爷心血来潮,喝完酒就跑到千里之外的北大荒我老爷家里,把我太奶奶接回自己家。我二爷当时使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,把太奶奶从那么老远接回来,这个无需考证,不过可见二爷的孝心还是有的。从此以后,也就是在我的印象中,我太奶就一直同我的二爷二奶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了。 二爷家的房子与我家的房子中间只隔了一个堰塘,我家在堰塘东,他家在堰塘西。堰塘很小,直径几十米,所以二爷家只要大点儿声音说话,我家就能听见,更不用说家庭内部成员互相掐架了。 每到天气暖和的时候,我就经常见到我太奶奶拄个拐棍从二爷家里走出来。因为她长得又瘦又小,加上一对三寸金莲,所以看上去好像风一吹就会倒似的。她来到堰塘边盘腿一坐,就是一小天儿。经常只要太奶一坐到堰塘边上,我们一帮小孩子就会陆陆续续的围拢过来,商量让她给讲故事。说实话,那个时候我老崇拜我太奶了,觉得她特别有故事。其实呢,她也就是那么3,5个故事翻过来调过去的讲。太奶好像从来不笑似的,但也没什么脾气,我从来没见她发过火。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,每次听太奶讲完故事,需要恋恋不舍地离开她的时候,我的哥哥姐姐们都会问她一句:“太奶,你想不想我太爷?”她总是一个语气的回答:“我想他?老鬼。”然后,我们这些孩子们哈哈一笑,跑开了。。 也许是因为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沧桑,也许她压根儿就没有体会过什么是人世间的幸福,所以她对死亡从来就不畏惧。有一天,我们正在家里吃午饭,突然间外面人声嘈杂,原来我太奶自己走进堰塘里去了。她想用这种方式了却自己的生命,后来被我爷爷从水里拖上岸,并把她安置到爷爷自己的房间里。就这样,我太奶生命的最后几个月是同她的长子一起度过的。 我是亲眼看着她老人家咽下最后一口气的,这也是天意。记得当时几个大人聚在太奶的房间里谈论着什么,似乎感觉到太奶马上要不久于人世,而我则倚靠在那个房间的门上摆弄着门的把手。可是一不小心门被我倚空了,大敞四开的,我被摔到了房间地上。当我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,刚好目睹她安详地离去。 太奶的葬礼非常简单。晚辈们为她买了一个红色的棺木,村里来了上百号人,在爷爷家吃了点儿糕点什么的,就抬着太奶的棺木,伴随着喇叭声,向村东头的墓地走去。出发前,我爷爷站在一个较高的桌子上,手里拿着个擀面杖,指向南方,嘴里还哽咽地念叨着什么,意思是让我太奶朝着一条光明的大道走去。 微风能带给人一丝惬意 流星能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 她只如一缕晨雾 轻轻地来 又轻轻地散去 不带走一片云彩
-
上一篇
母亲――我的忘忧草
很久以来就想写篇关于母亲的文章,可惜人太懒,还总以忙没时间为自己找借口,今年又快到母亲生日了,夜静,独坐电脑台前,思念母亲,突有一股写作的冲动。 从小我就记得母亲喜欢种黄花菜,黄花菜老家人喜欢叫它金针花,每当秋末初冬,母亲就将新鲜的黄花菜蒸熟后自然晒干,等到过节或家里来客人了食用。我最喜欢母...
-
下一篇
那棵桑树
何旭 老家门前,那棵老树,又熬过了一个冬。 据爷爷说,那棵桑树年岁很高,它有粗壮的树桩,交叉缠绕的枝丫,没有特别的装饰,如 此朴素而已。 长这么大,活了二十几年,回老家的次数不超出30次,多半是看看就走。老家在马嘶一个 偏远的小山村,地域条件很差。记得小时候,马路不通,车不...